Shawn Liu Studio

THINKPAD & MACBOOK

Laptops - 新舊筆電談差別與未來


Thinkpad X61是我的舊電腦,
這台筆電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更多過於其創新,
另外一方面,新的筆電Macbook pro retina 13可能也將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吧?



Thinkpad X61

可能因為自身是做設計出身,
對於身邊的東西都有自己特殊要求,
X61象徵IBM自有的筆電品牌的消逝,也是TP品牌轉自Lenovo的分水嶺。
另外一方面,也是4:3螢幕筆電的最後作品,使用的TP族群其實有點抗拒太多的改變。
但基於市場考量,許許多多的傳統仍擋不住時間的洪流,最大的證明應該是鍵盤的改變。
筆記型電腦往輕薄方向前行的立場不變之下,鍵盤的結構必須要做出改變,才能立足于現行的薄型電腦中。
第一個影響的就是鍵程(鍵盤按鍵從未按下的最高點至按下的最低點),
人類的感覺是很細微的,舉例來說,
眼前的桌子若是四腳中有一腳短了、磨損了,那種不自在感油然而生。
又或是桌椅的高度不適當,坐立難安的感覺也是非常難以說明的。
不過與其制衡的叫做“適應力”。
當桌上型電腦走向復古,機械式的鍵盤變成玩家的最愛,
那種顆粒分明的打字感,甚至呼應打字機時代的暢快。
相對於此,筆電鍵盤的敲擊感卻越來越模糊,
縱然,兩台筆電相隔六年,卻無法忽視過往人們對於設計的堅持。

所以我相信好的設計是能夠克服時間的沖刷的,
2002年imac一台從向日葵作為概念的桌上型電腦,
1998年imac改變蘋果命運的果凍電腦。
都是經典。

Macbook pro retina 13"

縱然這是我的第一次使用osx作業系統,
仍感受到其實在初衷上所帶來的不同,
Windows作業系統擅長的檔案管理、以及幾乎所有的硬體都能執行的高度彈性,至今仍是無可忽視的存在。
至於osx,可能是因為Jobs早年源自於字體學、印刷的知識,其實可以感受到整個作業系統是朝向一種“模仿實體物質”的方式作為中心思想。
這是什麼意思呢?例如,osx所渲染的字體,就是基於印刷的模擬,在過往電腦效能以及解析度不足的年代,這樣的模擬可能會帶來字體在螢幕上不夠清晰的問題,
但這卻在高解析度的今天帶來了極大的好處-在螢幕上看見印刷品的樣貌。
色彩管理亦然,圖片在於Windows的系統之下只是為了讓“電腦作為閱讀以及修改”使用,
所以系統的基礎色域選擇了sRGB,這帶來了些好處、但是也帶來了許多缺點。
螢幕是持續進化的一種科技,過往的螢幕若想要更多彩的顯色,在建構系統的成本上確實會拉高不少。
在LCD剛剛起步取代影像管科技的時候,螢幕的顯色能力低落,其實也掩蓋了sRGB色域不足的缺點。
sRGB色域有個問題就是其轉CMYK(印刷色域)時會有較大的色彩錯誤,相較於Adobe RGB(1998年所發表),
另外色彩管理在Windows作業系統上仍是“地方政府自治”,不像是mac的中央icc管理,
當然,若是對色彩管理有研究的人這或許不是太大的問題,不過仍不可否認這是個麻煩,甚至限制許多程式的使用,以及最終印刷出的結果。

Retina Macbook pro 13"

擬物化,
是Jobs時代的信念,這概念也延伸到行動裝置上-IOS系統
“你看這朵花,他一點多餘的部分都沒有” Jobs跟Ive如此說。
或許做好的設計乃至于一點多餘的部分都沒有才是真正的精巧吧,
也能因為如此,其實縱然是虛擬的作業系統還是充滿對自然界的崇拜,金屬、木頭存在作業系統之中。

關於人機界面,
鼠標圖像式的作業系統是桌上型電腦以及筆記型電腦的主流,
即使在平板電腦崛起的年代,傳統型的電腦仍為生產力的表徵。
筆記型電腦不若桌上型電腦得以有空間使用滑鼠,如何執行“鼠標”這問題就變得相當重要。
從過往的軌跡球、小紅點、觸控板,都有各自的優勢,去除已經絕種的筆記型電腦軌跡球,
小紅點以及觸控板正好就是我前後兩台電腦的根本不同,
我至今認為小紅點是一種很美好的鍵盤滑鼠的整合,因為使用者的手勢不需要離開鍵盤就能夠執行幾乎所有的機能,這對於高度的快捷鍵以及蘳數整合的軟體來說是有優勢的,
至於觸控板,apple所設計的筆電觸控板是相當特殊的,非常的及時準確,更緩和了使用者學習曲線,以及與作業系統的高度整合,讓視覺效果和作業系統相輔相成。
或許這就是鍵盤鼠標系統的大成吧。
Windows 8試圖想開創的世代至今尚未完成,直接的觸控螢幕會比鼠標更直覺,還記得在過往,很多溝通的時候會不自覺去觸摸螢幕的場合嗎?
平板電腦的作業系統不論是Android亦或是IOS目前還是偏向資訊的消費端,作為資訊的生產工具仍有太多的限制。
當然可以基於app作為文章的開發或是圖像的創作,但是基於運算能力以及自由度的不同,生產能力和傳統電腦的概念仍有大大的不同。
Windows試圖運用自己在軟體上的優勢,藉由系統界面的整合,創造出新的人機使用關係,然後模糊平板電腦與筆電的界限。
雖然目前尚未成功,我個人認為這仍是未來的目標,
如何縮短人類與電腦之間的距離,終究是最核心的課題。
如果未來IOS與OSX合而為一我不會感到意外。

消費性與工具性,
Thinkpad把自己生產的電腦視為工具,高度的可維修性,模組化都是其特徵。
甚至只要買的到零件,一般的使用者都可以維修。
至於Apple在第一代ipod之後,消費主義就貫徹於產品之中。
每一樣產品都消費化,連最容易消耗的零件-電池現在都非常難以更換。
或許是因為設計的民族性不同,結果就南轅北轍。
美國夢與大和文化。

工具仍會隨著時間繼續進化,
或許未來的電腦會如同關鍵報告中以聲控、手勢其他方式作為人機溝通的橋樑。(leaf motion)
在巴比倫塔的故事中,因為天神擔心源自於所有人類的力量,所以讓人們有著不同的語言及文化,藉此削弱整體的力量。
電腦可能是一種新的語言,整合了文字、圖像,變成一種溝通串聯。
工具僅僅是工具,而想像力或許才是邊界。
下一個五年後,會如何呢?